2011年3月28日星期一

外媒稱利比亞反對派願拿石油換國際承認

外媒稱利比亞反對派願拿石油換國際承認

3月26日,在英國首都倫敦,抗議者打出反對幹涉利比亞的標語。

3月27日,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分子在東部城市拉斯拉努夫附近偵察利比亞政府軍部隊動向。


繼奪回重鎮艾季達比耶、布雷加港(東部主要石油出口港)之後,利比亞反政府武裝27日宣布他們已攻入又一個石油重鎮拉斯拉努夫。據外媒報道,目前利比亞反對派願意拿石油和港口利益換取國際承認。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26日說,美國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目標“清晰、有限”,同時不會過多介入其他危機。

反政府武裝 宣布控制布雷加港

3月27日,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宣布他們已攻入又一個石油重鎮拉斯拉努夫。26日,反政府武裝稱已經控制布雷加港。布雷加港位于艾季達比耶以西大約70公裏,建有石油出口和加工設施。尚無法確認反政府武裝這一說法。

據挪威報紙報道,目前在利比亞東部的反對派願意拿石油和港口利益換取國際承認和支持。

當天早些時候,反政府武裝進入艾季達比耶。利比亞外交部副部長哈利德‧卡伊姆說,多國部隊直接攻擊艾季達比耶地區的政府軍,“將引發利比亞內戰”。

英法 擊毀十余戰車戰機  25日至26日,多國部隊繼續轟炸利比亞境內多個目標。

五角大樓發言人達林‧詹姆斯說,多國部隊出動戰機,轟炸位于首都的黎波裏、西部城市米蘇塔拉以及東部城市艾季達比耶的固定目標和行進中的政府軍目標。他介紹,多國部隊在本輪攻擊中沒有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

英國國防部26日宣布,英國空軍“狂風”戰機發射多枚“硫黃”導彈,擊毀政府軍5輛裝甲車輛,其中在艾季達比耶擊毀2輛,在米蘇塔拉擊毀3輛。“硫黃”導彈為精確制導武器,用于攻擊移動裝甲目標。政府軍連日來在米蘇塔拉附近地區與反政府武裝展開激戰。

法國軍方當天說,法國空軍戰機在米蘇塔拉和津坦地區攻擊利比亞政府軍目標,擊毀5架“海鷗”戰機和兩架米—35型武裝直升機。

美國 總統辯解軍事介入

奧巴馬26日發表每周例行廣播講話,為美國參與對利比亞軍事行動辯解。

按照他的說法,軍事行動最初階段,美軍發揮關鍵作用,不過,眼下這場行動成為“更廣泛的國際行動”,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阿拉伯國家加入。

奧巴馬稱軍事行動“正取得成功”,利比亞政府軍防空體係遭到摧毀。他特別提及,美國將盡快把軍事行動指揮權移交北約,“美軍地面部隊不會進入利比亞”。

談及中東地區局勢,奧巴馬出言謹慎,稱美國不會介入所有的危機。“作為美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命令士兵執行任務而使他們置身險境,是我面臨的最艱難決定。世界一些地區爆發危機時,美國不會、也不能每一次都介入。”

奧巴馬當天早些時候在白宮向一些議員“吹風”,並計劃28日晚發表演講,為美國介入利比亞辯解。

一些分析師認為,不少美國人對利比亞軍事行動心存疑慮,奧巴馬這番辯解意在安撫公眾。

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27日說,美國反對在利比亞出現“政權改變”。

北約 商討全面接管行動

北約成員國代表計劃于當地時間27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商討全面接管對利比亞軍事行動事宜。一旦達成協議,北約將正式全面接替美國領導多國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如此“謙讓”態度在美國對外軍事行動史上極為罕見。分析人士認為,交權只是掩飾手段,美國在其中的影響和主導地位並未改變,交權也不過是從左手交到右手。


■局勢觀察

北約可能陷入全面戰爭

美國、英國等國稱,軍事行動進展順利,持續一個多星期的轟炸成效明顯。不過,一些俄羅斯軍方官員認為,北約面臨被拖入另外一場戰爭泥沼的風險。

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尼古拉‧馬卡羅夫認為,多國部隊轟炸行動成效有限。他接受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採訪時說:“如果他們的目的是推翻卡扎菲,不實施地面作戰的話可能達不到目的。因此不排除這種可能(實施地面作戰)。”

馬卡羅夫直言,俄羅斯不會參與利比亞軍事行動,“想都沒有想過”。按照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德米特裏‧羅戈津的說法,北約可能在利比亞陷入一場全面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類似。

內戰可能導致國家分治

挪威國際事務研究所專家近日在奧斯陸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普遍對西方軍事幹預利比亞可能導致的後果表示憂慮。他們認為,利比亞內亂將長期化、復雜化,局面將難以收拾。

挪威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黑爾格‧盧拉斯26日對新華社記者說,利比亞局勢已陷入僵局,而這種僵局很難打破,在利比亞領空實行禁飛將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人們可能會看到利比亞出現某種分裂狀態,兩個政權各自為政。收拾這個局面將非常艱難,而且過程會很漫長。

挪威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揚‧埃格蘭在接受記者電子郵件採訪時說,西方軍事幹預後,利比亞可能出現的最糟局面是內戰導致國家分治。分裂的利比亞長期內戰將是一個非常壞的結局。

挪威報紙近日發表評論文章警告,對卡扎菲實施“斬首”風險很大,是非常危險的舉動。



軍事幹預無法解決危機

法國專家最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法、英、美等國出于不同目的軍事幹預利比亞局勢,行動目標和參與程度也不一樣,目前雖難預料利比亞局勢如何收場,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軍事幹預無法解決利比亞危機。

巴黎政治學院國際問題專家貝特朗‧巴迪說,軍事行動目標由設立禁飛區演進為推翻卡扎菲政權是十分危險的變化,將給國際社會留下負面印象,即西方強國動用武力在一個主權國家選擇符合其利益的代言人。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政權是通過外國軍事幹預而建立起來的。這也將使卡扎菲因“捍衛國家主權”而贏得人民的支持。

法國國際戰略關係研究所中東問題專家卡裏姆‧比塔爾說,關于利比亞軍事行動的終極目標是否為推翻卡扎菲政權等細節,西方聯軍並未形成統一的認識。而在沒有明確目標指導的情況下,聯軍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可能如同在伊拉克遇到的情況,出現形勢偏移初衷的風險。